習慣培養的重要法則之一是,人的行為習慣的培養是需要訓練的。一個好的行為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,對孩子來說一定要訓練,而且要持之以恆。
美國研究發現,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,就是說,一個習慣的形成,一定是一種行為能夠持續一段時間,他們測算是21天。當然,21天是一個大致的概念。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,不同的行為習慣形成的時間也不相同,一般需要30天至40天,總之是時間越長習慣越牢。
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,孩子洗手你就得給他訓練,不洗手就不能吃東西,隻要是吃東西就必須洗手。吃飯的時候洗手了嗎?看看,你老問孩子,還老看孩子,孩子慢慢就習慣了。開始一看媽媽“哦”我要洗手,到以后他就不用提醒了,就如現在我們大人早上起來洗臉刷牙,還要提醒嗎?這是習慣!養成了習慣就成了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。那麼孩子的習慣養成呢,有一個過程,要訓練。因為我有孩子,我很明白,孩子小的時候容易亂,早上起來,我的襪子呢?我的鞋呢?褲子都找不到了,東找西找的,很亂。這就是沒養成一個習慣。我就建議父母採取一個辦法,孩子要從小就開始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。比如晚上睡覺以前,把衣服疊好,把鞋子放好,都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,把自己上學的書包有序地整理好。孩子開始不會,父母可以指導,演示一下,然后弄亂了讓孩子做,孩子往往就很有興趣,像軍人一樣,被子疊得整整齊齊的。重要的是要堅持21天,到一個月更好。過了這一個月,孩子就能夠養成初步的習慣。所以說很多好習慣都要這麼一步一步訓練出來的。
在我們的《少年兒童研究雜志》上登了一篇文章,是深圳一個老師寫的。這個老師很會教育孩子,很有責任心。她發現班裡有一個10歲的男孩子老是不好好寫作業,上課也不認真,非常貪玩,不用心上課。這個孩子如果長期下去就會養成不良習慣,老師說:以后每天放了學,你就到我這兒來寫作業,好不好?孩子說好!堅持了幾天,孩子表現不錯。但是有一天老師開會,回來晚了,回到辦公室一看,沒人了,孩子早走了,又去玩去了。第二天老師很懊喪,找到這個同學,怎麼了,昨天你哪兒去了?孩子說,老師,昨天我去的時候,你不在辦公室裡。我想你可能有事,我就回家了。第二次,這個老師回到辦公室又沒有見到這個孩子,這個孩子又玩去了。這次孩子編了個理由,他說老師,我看了一眼你還是不在,我就又走了!老師知道:這孩子的老毛病又犯了,貪玩的欲望又強烈了,找個理由就往外跑。老師知道這樣不行,這天晚上老師給這個孩子的媽媽打電話,說這樣吧,現在你就把孩子給我送來,讓他把今天的課補上。孩子太出乎意料了,老師這麼認真啊!結果孩子拿著書包到學校裡來,老師還在備課,陪著他寫作業。這個孩子知道了老師這麼認真,我回家了還要把我叫來,以后隻好堅持,老師也盡量地和他一起學習。經過了大概兩三個月的時間,這個孩子已經養成了習慣。
幫助孩子堅持好的行為,好行為堅持得越久,好習慣就會越牢。我的教育建議是:
關鍵在頭3天,決定在1個月。萬事開頭難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。這些話都是至理名言,對於習慣培養有很好的指導作用。要注意,養成的習慣不一樣,每一個人的認真程度不一樣,刻苦程度不一樣,所用的時間也肯定不一樣。實踐經驗告訴我們,“培養習慣重在1個月,關鍵在頭3天。”培養習慣需要持之以恆,但開始的一個月是關鍵時期。
好習慣要反復抓,抓反復。在兒童的成長當中,父母們會有一個顧慮,就是孩子有時候容易反復。比方說你一抓不緊呢,孩子就變了。孩子有的時候給你保証得好好的,說:媽媽,我再也不犯錯誤了。可是第二天照犯,這就是兒童的特點。兒童年齡越小,自制力越低,因此在兒童時期,養成良好的習慣既然非常重要,我們需要的一個做法就是反復抓,抓反復。
我有一個朋友的女兒叫早兒,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孩子。從小學到中學,老師都喜歡她,為什麼?這個女孩非常有禮貌,善解人意。誰給她們家打電話,凡是這個女孩接電話,打電話的人常常感嘆:“你女兒怎麼這麼可愛呢?我們好像在電話裡都看到了你女兒的微笑。”你說一個電話就能感受到這個女孩的可愛,為什麼呢?這個女孩一拿電話,首先說您好,這裡是誰誰的家,請問您找誰。如果她媽媽不在家,她會說,很抱歉我媽媽現在不在,您有什麼事情需要我轉告給她嗎?需不需要我記下您的聯系方式。而且來電話的人如果不挂電話,她不會先挂掉,總是讓客人先挂掉她才挂。所以打電話的人都很感動,覺得這孩子太可愛了。那麼早兒為什麼有這麼好的習慣呢?這就是她媽媽培養的結果。她曾經給孩子說,凡是給咱們家來電話的人,都是我們的朋友、客人,對朋友和客人要熱情要愉快,要有禮貌。孩子一聽有道理,所以接電話的時候,都是帶著愉快的心情接電話,那聲音就不一樣了。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,有的時候就忘了,有的時候就心情不好,臉色也不對,媽媽就站在一旁打手勢,提醒她,給她示意。孩子就想到了,就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緒,慢慢地就養成了習慣。
父母要反思自身。當教育出現困難時,請父母先做一下自我檢查。2003年我帶一個團到新西蘭訪問。有一天黃昏的時候,路過一家超市,我說咱們進去看看吧。一看裡面的蔬菜瓜果色澤鮮艷,我就忍不住去摸了摸,捏一捏,看看是不是真的。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導游,他是個台灣人,他說,孫先生,我們這裡有一個習慣,買東西要用眼睛挑,不要用手挑東西。我一聽呆住了,因為我也是40多歲的人了,自認為還是一個挺文明的人,坦率地說,第一次聽說要用眼睛挑東西。這就是習慣。當然也有朋友說了,現在中國有些貨物的質量有問題,不挑怎麼放心呢?確實這是可以理解的原因,但是你可以看到人家有很多文明的行為,我們本身沒有。我們不是天然就具有給孩子做表率的能力,隨地吐痰,誰吐得最多?絕對是大人。孩子們的環保意識、講衛生的習慣可能比大人好。所以說我們需要反思,培養孩子良好習慣首先要從成年人做起。請思考一下:當孩子向我們問好的時候,我們回應了嗎?當孩子幫我們做事情的時候,我們表示感謝了嗎?因為我們的錯而傷害了孩子,我們道歉了嗎?我們要求孩子做到的事,我們是否做到了?
公告版位
台灣知識庫/TKB數位學堂/函授/雲端/ 國營事業招考/2015台電/中油/自來水/中華電信/關務/台灣菸酒/中鋼/公職/高普考/鐵路特考/外交特考/地方特考/移民行政/外特王/轉學考/移民行政 /考古題 /文化行政/研究所/簡章/研究所/理工 商管研究所 lala0919384@gmail.com
- Dec 16 Wed 2009 14:09
持續21天養成習慣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