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管理學

     

(1)新近管理理論比例漸增

     

管理理論隨企業經營的改變,不斷的推陳出新。不可諱言的,現在管理學的考試內容,確實比以往的考試範圍更多、更難。其中最為棘手的,應屬「新近管理理論」。

     

所謂的「新近管理理論」,包含所有在傳統管理學課本中找不到的新理論,而是新出的管理叢書中的知識;諸如:無國界管理、智慧資本、六個標準差、國家競爭優勢、虛擬供應鏈、平衡記分卡等。這些題目只要一考出來,鐵定讓多數考生當場傻眼,因為考題中的關鍵理論,大多壓根沒見過!

     

就以近年來極為熱門的藍海策略(Blue Ocean Strategy)為例,該書於出版當年,就在中正、政大、中興多所國立大學的考題中出現。其中,中正企研所甚至一考就是40分。

     

(2)企業e化題型比例漸增

     

企業e化的議題持續發燒;畢竟當代的管理,確實無法脫離資訊科技的輔助。諸如:電子商務(e-Commerce)、企業資源規劃(Enterprise Resource;ERP)、供應鏈管理(Supply Chain Management;SCM)、顧客關係管理(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;CRM)、知識管理(Knowledge Management;KM)、電子化學習(e-Learning)等,皆為當下管理相關系所的熱門考題。

     

以台北大企研所戊組為例,在91年度的考題中,第一及第二題,便分別考了「顧客關係管理」與「關係行銷」的關聯,以及「電子化學習」之優點、限制,以及未來發展;91年台科大企研所,也考出網路科技於高科技產業中所應採行的策略,以及「企業資源規劃」與「供應鏈管理」之比較。諸如此類的考題,實在不勝枚舉。

     

由上述題型中不難發現,e化議題還不僅只考資訊科技,甚至要考生說明資訊科技與某項管理理論之應用、關聯。這對於多數非資訊背景的企研所考生而言,不啻是一大挑戰!

     

(3)時事題比例漸增

     

管理源自實務,對於實務議題的評析,自是管理學的考試重點。唯近年來隨著以往管理學課本中的理論,皆以輪番出籠,以時事為重點的題型及個案,其比重越來越高。

     

輔大管研所91年度的考題中,便以西南航空的個案,考了40%的比重;另外以去年熱門的「八吋晶圓西進」的議題,亦有多所考題(如:淡江企研所、成大企研所EMBA)考出;中山企研所則要求一般生回答「最想去工作的公司」(限我國企業)。

 

課程諮詢

     

這類的考題意味著「時事與個案」已非在職生的功課,一般生對於時事與個案亦應多留心。若平時對於時事及知名企業運作不甚關心,則面對此類題型,勢必難以下手。

     

(4)英文出題比例漸增

     

無論公、私立大學,近年來皆要求學生於畢業前,需取得TOEIC、TOFEL、GEPT等語文成績證明,且須達該校規定成績方可畢業。這股對MBA語文的要求風潮,已反應至管理學的考題上。

     

諸如:成大、交大、中山等MBA名校,都出現了英文題(由以英文是非/選擇題為最),其中90交大科管所、92中興電子商務所、93年中山人管所等校,甚至出現要求以英文回答的題目。這對於想考管理系所,但英文卻不是很好的同學,確實又多了一道門檻。

     

在此,必須給一些準備僅以經濟、統計兩科,抑或想僅以甄試考企研所的同學一些忠告;在95年中山人管甄試、95高科大國際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的考試中,開始出現「管理英文」的考科,亦即英文出題、英文回答,且內容為管理學的英文考科,這科所需要的,便是「英文 + 管理」;而這也更增加了管理學的重要性!

     

(5)是非/選擇題比例漸增

     

在上述英文出題的趨勢下,英文是非/選擇題的出題,成為另一項管理學的考試重點。此趨勢興起的第一個主要原因,就是因為此類題型的選擇題的出題成本高,但改題成本低;現在的研究所考試(尤其是企研所),單一系所報考人數動輒破千人,面對破千人的管理研究所考試而言,可大幅降低考卷的批改時間。

     

再者,因為選擇題配分少,因此,一方面考題數可增加(以95清大科管所為例,便出過50題的英文選擇),故可增加考題廣度;另一方面,因為題目可以出的較多,所以每題可以考的很細,故考題深度亦提升。

     

第三,基於管理學中「績效考核」的概念,績效考核應降低於考核過程中可能形成的偏差,而選擇題是一種具「標準答案」的出題型式,故可降低批改時的偏差,提升其信、效度。是故,理論必須讀得廣、讀得深,再加上英文必須看得懂,並成為因應這類題型的不二法門。

  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